摘要:当地时间9月15日,《美日贸易协定》正式生效。这份协定早在9月初就由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启动实施,并追溯适用于2025年8月7日之后的进口货物。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(CBP)随后发布公告确认,美国将对几乎所有自日本进口的商品统一征收15%的基准关税。同时,若进口商已缴纳的关税超过15%,则可通过退款机制申请退回,确保税率维持在15%的水平。换句话说,美国对日本商品的关税规则已经全面调整:低于
当地时间9月15日,《美日贸易协定》正式生效。这份协定早在9月初就由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启动实施,并追溯适用于2025年8月7日之后的进口货物。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(CBP)随后发布公告确认,美国将对几乎所有自日本进口的商品统一征收15%的基准关税。同时,若进口商已缴纳的关税超过15%,则可通过退款机制申请退回,确保税率维持在15%的水平。
换句话说,美国对日本商品的关税规则已经全面调整:低于15%的税率将被补足至15%;等于或高于15%的税率则统一下调至15%。其中最受关注的汽车关税,已于美东时间16日零时正式下调至15%,日本车企的成本压力因此部分缓解。
在电子产品方面,原先0-5%的低税率区间也被直接提升至15%,航天产品、钢铝、铜等此前附加的“对等关税”则被取消,统一执行15%的基准关税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钢铝产品依旧适用此前的232条款特别关税,即50%的高税率。
根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最新数据,4月至6月期间,日本对美出口已连续三个月同比下降,降幅还在逐步扩大。汽车产业作为日本出口的重要支柱,首当其冲受到影响。此前多轮谈判中,美方同意将汽车关税降至15%,但迟迟未明确实施时间,导致车企在过渡期内成本大幅增加。据东京中西研究所测算,仅因新税率延迟一个月实施,日本汽车制造商的额外负担就高达1000亿日元,折合每天约30亿日元。
事实上,特朗普政府今年以来不断加码关税措施。4月,美国对日本汽车及零部件额外加征25%关税,多数其他商品则加征10%;6月,钢铁关税更是翻倍至50%。8月15日,美方再度宣布扩大钢铝征税范围,覆盖多达407种产品。直到7月22日,双方才最终达成协议,将所谓“对等关税”从25%调降至15%,并明确在8月中旬后正式实施。
对于进口商而言,退款机制是此次协定的重要环节。CBP表示,若是已缴纳但尚未清算的关税,可通过提交汇总更正申请退款;若已清算,则可依照美国法典相关条款提出抗议并申请退回。该机制适用于2025年8月7日零时后入境或从仓库提取消费的日本商品。这一措施或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,但整体来看,日美贸易摩擦仍可能持续影响双边经济与市场预期。
免责声明:
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,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、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,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